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首页

新闻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格芯国微半导体携手举办“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分论坛,共探行业前沿
日期:2025-05-11    点击数:    来源:

“2025西部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大会盛大召开的浓厚学术与产业交流氛围中,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格芯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分论坛于2025428日下午成功举办。此次分论坛聚焦忆阻器与新型传感领域,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会议开场,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耿莉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指出,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作为半导体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西安交通大学在相关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科研实力,一直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此次与陕西格芯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合办分论坛,正是学校发挥科研优势、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陕西格芯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在致辞中表示,公司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创新发展,深知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对于行业进步的重要性。通过此次分论坛,希望搭建一个产学研深度交流的平台,促进各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攻克行业难题,推动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主题演讲环节好似一座汇聚前沿科技智慧的殿堂,一场场精彩的报告接连上演。西安交通大学的韩传余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莫特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器件及其感知系统的研究》的精彩报告,详细阐述了莫特忆阻器在神经形态器件构建及感知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创新成果,引发了在场听众对人工智能硬件革新的深入思考。北京理工大学的马远骁教授以《高 k 栅控的镓基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忆阻功能研究》为题,分享了高 k 栅控技术在镓基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忆阻功能优化方面的前沿研究进展,为忆阻器材料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的杨睿教授在《忆阻器的模型、存内计算与三维集成》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忆阻器模型构建、存内计算技术以及三维集成应用等前沿话题,为忆阻器的实际应用拓展了新方向。香港大学的李灿教授则带来《用于优化问题在忆阻器阵列中的量子启发退火实现》的报告,创新性地将量子启发退火算法与忆阻器阵列相结合,为解决复杂优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西安思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亚明以《MEMS 高端压力传感器的国产化探索》为题,分享了企业在 MEMS 高端压力传感器国产化进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挑战,为新型传感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范世全副教授带来《基于 Mott 忆阻器和 TDC 的低功耗传感系统及其在阵列传感中的应用》的报告,展示了低功耗传感系统在阵列传感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新型传感架构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参会人员就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市场推广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专家们耐心解答疑问,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不同观点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忆阻器和新型传感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加强了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格芯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参会单位之间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望加速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忆阻器和新型传感架构将在未来的科技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闭